国际合作对气候保护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 CIIPA
- 4月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4月11日
采访 Michael Schumann,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BWA)董事会主席。

近几个月来,关于中国的政治辩论日益增多,企业内关于中国话题的讨论进展如何?
近几个月来,讨论有所发展。我们注意到,辩论中的分歧越来越大。虽然政治框架条件和媒体报道往往充满挑战,但我们与德国大中型企业的讨论表明,对许多企业而言,当地的实际业务仍保持稳定。许多公司继续将中国视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市场,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不断增长的创新实力和广泛的中国中产阶级。我们还看到,中国不仅作为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作为未来技术的开发地,其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在一般性讨论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观点。
您对其成员在对华贸易中取得成功的政治家或协会有何期望?
我们向政治家们发出的明确呼吁是,与中国开展建设性对话,将经济利益与政治争端分开。这不是要忽视问题,而是要通过务实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对外贸易是外交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激烈的时代,企业家有时是更好的外交家。此外,企业需要稳定和可预测的框架条件。各协会不能对政客说三道四,而应支持其成员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环境中认识和利用机遇。这当然也是我们 BWA 所做的。我们始终坚信,德中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架起一座桥梁,创造长期的信任--即使在当前的形势下也是如此。
您如何评估有关中国和与中国的贸易政策讨论的影响?您对未来几年有何预期?
贸易政策讨论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没有前途。恰恰相反,疫情过后中国代表团的多次来访,以及去年年初签证开放后德国企业家前往中国的意愿,都表明德中两国企业仍对深化合作抱有浓厚兴趣。在未来几年,特别是展望 2025 年,我期待双方能够找到务实的解决方案,减少贸易壁垒,改善市场准入。中国宣布支持 以刺激国内消费,并采取进一步措施向外国公司开放,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予以肯定。
如何评估双向投资的开放程度?
近年来,中国的投资开放度实际上有了明显提高。尽管 "国家安全 "这一话题也主导了许多辩论,但许多传统上被视为敏感领域的改革和日益自由化都是明显的迹象。另一方面,在德国,政治家们越来越不愿意支持中国公司的投资。这种怀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有道理的,但往往会导致扭曲的情况。我们应该意识到,投资开放不是单行道。在投资方面,公平、相互交流--真正的 "公平竞争环境"--对于建立信任和确保长期经济成功也至关重要。重要的是,要在对我们的安全提出的要求与我们长期以来在德国取得成功所基于的对基于市场的开放的承诺之间取得平衡。
价值链能否完全松绑?特别是考虑到气候挑战,这在技术和经济上有意义吗?
完全拆分全球价值链既不现实,也不可取。国际合作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气候保护和技术创新等领域。中国在电池或太阳能系统等未来技术的生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技术对于能源转型不可或缺。但是,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们不应谈论脱钩,而应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合作更具可持续性和弹性。这关系到创建共同标准和相互学习,以有效应对全球挑战。
(采访/撰文 Hans Gäng ,Local Global GmbH)
Comments